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志英[1] Wang Zhiying
机构地区:[1]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204
出 处:《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31-35,共5页Jour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基 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类型和演化研究”(18YJA740052)。
摘 要:“不像……话”最早出现在清代,最初是一个否定性短语结构,表示对发话人话语不合理的一种评价,在高频使用和语言经济性原则共同作用下开始凝固,逐步完成了词汇化过程,成了一个形容词。“不像话”固化以后,语义开始泛化,不仅仅指人的言语行为不合理,也可以指人、事件、状态、程度等不合理或超出想象。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在语言表达主观性作用下,“不像话”进一步虚化成了一个话语标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