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英

作品数:20被引量:4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主观性构式隐喻词汇化羡余否定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语言研究集刊》《现代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1+1”结构三音节词的形成与传播
《语言与翻译》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王志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类型和演化研究》(18YJA740052)。
近年来“1+1+1”结构三音节词迅速增生,该结构是在概念整合作用下形成的,“1+1+1”结构三音节词来自三个不同心理空间的整合,概念整合初期是转喻机制在起作用,成词以后在隐喻机制作用下语义进一步泛化;由于结构内部语素词性的差异造成...
关键词:“1+1+1”三音节词 概念整合 主观性 模因 
表揣测义副词“怕不是”的词汇化与标记化
《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第5期84-94,共11页王志英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科研规划项目《汉语三音节副词的演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ZXWT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类型和演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YJA740052。
现代汉语中"怕不是"已经演化为表揣测义副词,"怕不是"几个音节连用最早见于宋代,元代开始词汇化,明代其副词用法还比较少,清代"怕不是"副词用法大量出现,词汇化成副词以后进一步标记化,具有了话语标记功能。该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
关键词:“怕不是” 主观化 词汇化 标记化 
“一量名”结构的副词化——以“一窝蜂”为例被引量:1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11-21,158,共12页王志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类型和演化研究”(18YJA740052)。
现代汉语中有些“一量名”结构已经演化为副词,“一量名”结构的副词化基本上经历了自由短语→习语→副词的演化过程。以“一窝蜂”的演化过程为透视点,从文化、认知和语用视角探寻其演化动因,运用转喻、隐喻和概念整合解释其演化机制,...
关键词:“一量名”结构 一窝蜂 转喻 隐喻 概念整合 
“不像话”的词汇化与标记化被引量: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31-35,共5页王志英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类型和演化研究”(18YJA740052)。
“不像……话”最早出现在清代,最初是一个否定性短语结构,表示对发话人话语不合理的一种评价,在高频使用和语言经济性原则共同作用下开始凝固,逐步完成了词汇化过程,成了一个形容词。“不像话”固化以后,语义开始泛化,不仅仅指人的言...
关键词:不像话 词汇化 主观化 
流行语“X癌”的形成和传播被引量:1
《现代语文》2019年第6期143-146,共4页王志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类型和演化研究”(18YJA740052)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大量“X癌”词族,该结构中“癌”是一个类后缀。“X癌”词族表达日常生活中难于根除的坏习惯或坏现象,含贬斥意味。“X癌”词族的出现与“癌”本身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和“癌”在隐喻作用下进一步语法化密切相关;“X癌...
关键词:“X癌” 类后缀 隐喻 类推 
否定义构式“去你的”被引量:2
《汉语学习》2018年第4期67-77,共11页王志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类型和演化研究"资助
"去你的"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表达形式,也是一个实体性构式,经常出现在互动性的对话语篇中。"去你的"由动宾结构在主观性和语用推理的作用下,语法化成一个实体构式;在隐喻机制作用下"去"由行域转变成言域,使得"去你的"浮现出表示否...
关键词:“去你的” 构式 主观性 隐喻 
“一根筋”的固化及其固化的动因和机制被引量:5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07-111,共5页王志英 何晓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身体隐喻:文化与认知"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3YJA740061)
"一根筋"目前存在数量名结构和固化结构两种用法,首先分析了固化后"一根筋"的句法、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固化后的"一根筋"表示"做人做事呆板、不灵活、不知变通"之义,在语用上具有突显主观情态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效果。其次分析了其...
关键词:固化 一根筋 理想化认知模式 隐喻 
“不”字独用的语用否定功能被引量:1
《对外汉语研究》2016年第1期42-51,共10页王志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语用否定研究”
本文分析了“不”字独用的语用否定用法,分析得出“不”字独用表示语用否定是在人类语言表达主观性和认知假设的基础上生成的,受话人需要根据语境对其进行二次解读.文章根据语句中X语段和Y语段的关系把其分为三类:修正类、追加类和类比...
关键词:“不” 语用否定 主观性 认知假设 
话语标记“拉倒吧”的形成和功能——兼谈“拉倒”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励耘语言学刊》2016年第1期31-42,共12页王志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语用否定研究”(项目号:13YJC7401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冀鲁官话话语标记的功能及产生机制研究”(项目号:14YJC740114)资助
话语标记“拉倒吧”的形成经历了词汇化→语法化→标记化三个阶段。首先是述补短语“拉倒”词汇化成动词,然后动词在隐喻机制作用下进一步语法化为语气词,语气词“拉倒”和语气词“吧”叠加在一起,从句子中游离出来语用化为一个话语标...
关键词:拉倒吧 词汇化 语法化 话语标记 
表规劝义话语标记“何苦呢”被引量:1
《语言研究集刊》2015年第2期141-152,356,共13页王志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语用否定研究”(13YJC740105)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冀鲁官话话语标记的功能及产生机制研究”(14YJC740114)资助
文章分析了"何苦"的词汇化和"何苦呢"的标记化过程。"何苦"在词汇化和语法化共同作用下由非句法结构演化为评注性副词,语言表达的主观性是推动"何苦"词汇化的动因,反问句的语境吸收使得"何苦"具有了"没必要和不值得"的否定义,语言表达...
关键词:何苦(呢) 词汇化 主观性 话语标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