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玉全[1] 王升武[1] 辜忠灵[1] 邓琳[1] 文贵斌[1] 陈云波[1]
机构地区:[1]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自贡643000
出 处:《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年第7期402-404,共3页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4例,根据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可分为1 h组21例、1~2 h组46例、2~3 h组42例和3~4.5 h组35例。采用NIHSS评分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治疗28 d、治疗90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mRS评分评价溶栓90 d后临床疗效,采用TICI标准对各组患者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各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溶栓时间窗的推移,NIHSS评分逐渐升高(P<0.05),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与NIHSS评分相关(P<0.05)。1 h组、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8%、76.1%、59.5%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血管再通情况不影响临床疗效(P>0.05),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情况与临床疗效可能相关(P<0.05)。3~4.5 h组的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相关(P<0.05),1 h组、1~2 h组和2~3 h组脑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无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率与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相关,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小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神经损伤。
关 键 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溶栓应用时间 血管再通率
分 类 号:R7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3.3[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0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