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双双[1,2] 黎普刚 陈洁[1] 钟根龙[1] 王法明 毛平安[1] 吕雪霞[1] 

机构地区:[1]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丽水323000 [2]浙江萧山老年医院

出  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年第6期511-51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基  金: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19H090005);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sjzc22)。

摘  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最小随机化法将入选的80例卒中后疲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每日规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根据病情个体化治疗,共治疗8周)和常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TMS联合CBT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组患者疲劳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情绪状态、睡眠情况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SS、FMA、HAMD、HAMA、PSQ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的FSS、HAMD、HAMA和PSQI评分[(45.72±4.21)、(14.64±1.94)、(10.67±1.01)和(10.92±1.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8.21±4.93)、(15.59±1.83)、(11.92±1.44)和(11.46±1.05)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的评分[(32.10±3.13)、(10.79±1.88)、(6.21±0.98)和(5.13±0.73)分]亦明显低于组内治疗4周时及同时间点对照组[(46.92±5.92)、(14.87±1.61)、(11.64±1.48)和(11.13±0.98)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时和治疗8周后的FMA评分[(57.13±3.83)和(62.03±3.60)分]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53.18±3.95)和(56.95±4.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HAMD、HAMA、PSQI与FSS评分均呈正相关,FMA与FS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rTMS联合CBT能有效改善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

关 键 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卒中后疲劳 认知行为疗法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93[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