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开“以文为诗”先河的《北征》隐含了什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崇寒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国家人文历史》2020年第14期48-53,共6页National Humanity History

摘  要:杜甫现存最长的诗是《秋曰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t韵》,一千字,第二长是《北征》,七百字,然后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后两首名气明显大于前者,在各类杜诗选本中,千字长诗都没入选,反而《北征》成了杜甫诗集中最长的一首诗。那是至德二载(757)秋,杜甫由凤翔北归羌村探亲,到家后,将旅途所见、个人遭遇和对时事议论、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糅进诗中,字数越写越多,索性名字取短点吧,杜甫便套用汉赋的命名方式(如班彪《北征赋》、班昭《东征赋》)取名《北征》,即向北而行,类似取法(方位词加“征”)在杜甫之前的诗歌中还没出现过,《北征》是第一次。

关 键 词:《北征》 以文为诗 个人遭遇 杜甫诗 《东征赋》 汉赋 命名方式 班彪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