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

作品数:1436被引量:105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踪凡许结郑明璋王思豪禹明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的生成、接受及其存在的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61-168,207,共9页赵金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土地祭祀与早期中国乐歌的生成”(20FZWA010)的阶段性成果。
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提出“汉赋中的四杰”、“汉赋中的四大作家”的说法,用来表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文学成就。这种说法被后世接受并省称为“汉赋四杰”、“四大赋家”、“汉赋四大家”等,并将其视为文学史名词、文学流派和...
关键词:“汉赋四大家” 文学史观念 赋体分类 文学流派 汉赋作家 
汉赋蕴含的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以张衡《二京赋》为例
《城市建筑空间》2025年第2期100-102,共3页李敏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科技创新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城市规划卷”唐以前词条编撰》(1100C080230084)。
汉代的诗赋等文学作品,虽然言辞多夸张华丽、诡谲缥缈,但涉及建筑的装饰、材料,尤其是木构等方面,在时代特定的知识限定下,诗赋中较少出现超前的构件名称。同时,古人崇尚文以载道,在华丽的辞藻下多是对于思想理念的阐释。汉赋所蕴含的...
关键词:汉赋 古代建筑 建筑思想 
劝百讽一:后世论汉大赋的反转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王飞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赋论整理研究”(19ZDA2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历代事类赋的文献整理及其研究”(23XZW015)。
汉儒依经衡赋,极重讽谕,然汉赋终是“劝百讽一”。只是为何重讽轻颂,盖汉儒从“赋”义溯源,与“诵”并举,强调“赋”原初的讽谕功能,后再嫁接于赋体功用的阐释。然随之汉赋日成经典,尤自元明“祖骚宗汉”以来,论者多将汉赋目为讽谏典范...
关键词:汉赋 讽颂 劝百讽一 古赋 律赋 
《文心雕龙》与宋玉文学史地位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曾子适 
历代关于宋玉中国文学史地位的评价,以“承继屈原”与“屈宋并称”为主,亦有相关否定说法。刘勰《文心雕龙》是将屈原、宋玉并称的首例记载。运用文本分析研究法,基于刘勰《文心雕龙》的定量统计,通过整理刘勰对宋玉文学作品与其文风的...
关键词:《文心雕龙》 宋玉 文学史地位 汉赋 
汉赋里的察举选人制度
《方圆》2025年第2期68-71,共4页肖爽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国家昌盛,人才为本,而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则是历代所面临的难题。“选贤与能”考试考核选拔人才的渊源可以上溯至夏代,西周时期实行乡举里选,并建立较完善的学校考试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实行举荐贤才的制度,秦朝经...
关键词:汉赋 古诗词 选拔人才 乡举里选 春秋战国时期 考试考核 考试制度 察举 
构筑新时代文艺新高峰
《学习与研究》2025年第1期5-10,共6页铁凝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星河灿烂,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从汉画像砖、敦煌壁画到《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古典名著到《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三大民族史...
关键词:《格萨尔王》 《玛纳斯》 《江格尔》 民族史诗 《清明上河图》 四大古典名著 汉赋 汉画像砖 
扬雄晚年文学观的建立及成因——以《法言》为中心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邱天伟 周爽 
扬雄的文学观以汉成帝去世前后为界限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期。前期的汉赋创作主要受到司马相如与传统汉赋所带有的楚辞因素的影响,在形式上追求闳侈的修辞与夸张的排比,同时兼顾辞赋的讽谏作用。后期则主要表现出对前期辞赋创作的内省倾向...
关键词:扬雄 文学观 汉赋 儒学 《法言》 
一起领略航空之美
《国际航空》2024年第12期1-1,共1页
时代是历史的河床,而那些被历史冲刷而成的“鹅卵石”,正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留给我们的珍宝。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皆是如此。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上航空业的蓬勃发展,今天的航空文...
关键词:汉赋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综合国力 百家争鸣 宋词元曲 航空业 唐诗 时代 
论汉“赋”手法在《滕王阁序》中的运用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20期0025-0027,共3页杨林芳 文迪义 
“赋”本是《诗经》的表现手法,汉代在吸取“赋”法基础上形成赋体文,从汉大赋到抒情小赋,尽显“赋”法变化之能事。王勃的《滕王阁序》对“赋”法进行了大量的运用。通过与汉大赋和抒情小赋的对比分析,发现《滕王阁序》前半部分吸收了...
关键词:汉赋 《滕王阁序》 写作手法 
文献丰富,义理淹洽,经集互证之典范——评王思豪《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
《阴山学刊》2024年第5期20-25,共6页欧阳一锋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丝绸之路历代辞赋与社会文化研究”(2024jbkyzx006);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陇右文献、文化遗存与甘肃文化建设研究”(2022CYZC-09)。
王思豪《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一书,深刻分析了汉赋与诗经学之间的复杂关系,论证扎实,文献详赡,合理利用量化统计,充分挖掘文字表述背后的丰富意蕴,具有辩证思维,且注重还原文学生态,剥离层累积淀,揭橥了理论范畴的原始涵义...
关键词:王思豪 《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 互证 学术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