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巧 徐武华[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附属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二区),广东省广州市510632

出  处:《实用老年医学》2020年第7期649-651,共3页Practical Geriatrics

摘  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导致后天获得性认知障碍的第二常见病因,通常指所有与血管疾病相关的(包括存在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脑血管损伤证据),且至少一个认知域受损,并涵盖了从轻度到重度的疾病谱群[1]。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2015年度报告,全球现有痴呆病人约990万,并以每3秒新增1例的速度快速递增,且多集中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2]。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且为卒中头号大国,卒中后认知障碍被视为整合卒中和认知干预的最佳突破口[3-4]。但中国的认知障碍,临床长期面临着早期识别率低、规范化诊治率低和康复介入率低的窘困,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改变这一现状正成为当前认知研究领域的新方向。本文拟全面综述国内外可穿戴设备在早期识别和诊断VCI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未来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血管性认知障碍 痴呆病人 可穿戴设备 认知干预 脑血管损伤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识别 血管疾病 

分 类 号:R749.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