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功能科,100035 [2]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100035 [3]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6期1101-1104,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上热下寒证是指热邪在上、寒邪在下,致使阴阳不交、升降失常的证候。其本质是人体阴阳之气不相交会融合,阴阳失衡,导致寒热集于一身分居上下,属复杂矛盾证候。本篇文章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辨析阐明上热下寒证候临床诊治。中土受邪、枢轴不运者,治以健脾和胃、升降气机、清上温下,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可辨证用之;厥阴为病、风夹寒热者,治以敛肝息风、和肝安胃、清上温下,乌梅丸恰为合拍;枢机不利、胆热脾寒者,治以和解枢机、清胆温脾、畅达三焦,柴胡桂枝干姜汤与之方证相应;下焦阳虚、气化无权者,治以温补脾肾、温阳化气、润燥生津,可予栝蒌瞿麦丸;正虚邪陷、肺热脾寒者,治以发越郁阳、清肺温脾、虚实并治,麻黄升麻汤治之。研究《伤寒杂病论》上热下寒方证的证治规律,灵活掌握其辨证及方药配伍,目的是为临床治疗复杂矛盾证候提供方法和策略。
关 键 词:伤寒杂病论 阴阳失衡 上热下寒 复杂矛盾证候 辨证论治
分 类 号:R2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