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燕善敏[1]
机构地区:[1]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18
出 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36-38,64,共4页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基 金:2016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素质提升的制度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6ZXD005);2017年徐州工程学院培育项目“中国当代道德体系及其制度逻辑研究”(项目编号:XKY2017105)。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失信行为得到了全面的遏制,诚信危机得以缓解。但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形成的伦理效应并非是对传统诚信观念的简单延续,强大的实践引领作用不仅重新塑造了适应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诚信观念,而且由于诚信观念在道德意识中的基础性地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成为传统道德向现代社会公民道德转向的启蒙,信用意识、规则意识、公共意识、法治意识等开始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功利主义的道德逻辑却削弱了道德的精神价值,使转型后的道德体系潜藏着结构性的信念危机,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正与补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