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文轩 陈春林[1] 刘萍[1] 唐连 陈兰[1] 龚时鹏[1] 苏桂栋[1] 冯婕[2] 梁诗琪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广州510515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科,广州510515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年第6期408-41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422);广东省教育厅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南方医科大学临床研究启动项目(LC2016ZD019);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临床研究专项”(2018CR030)。
摘 要:目的采用静动态MRI及三维重建方法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前后盆腔器官位置及移动度的改变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Ⅰa2~Ⅱa2期子宫颈鳞癌或腺癌并行开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收集患者术前2周和术后6~12个月的静、动态MRI检查原始数据。使用Mimics 10.01软件三维重建骨盆及盆腔器官,测量术前和术后骨盆参考线长度以及静、动态器官指示点(膀胱颈、阴道顶端及肛直肠连接处)至耻骨-骶尾关节线头尾侧、耻棘线内外侧、坐骨棘连线腹背侧的投影距离,对比术前和术后盆腔器官自身静、动态位置的差异及垂直、水平、前后方向移动度的差异。结果手术前、后动态下,膀胱、阴道顶端及直肠均发生向下、向后位移;术前和术后膀胱、阴道顶端垂直方向移动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垂直方向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膀胱、阴道顶端及直肠水平方向移动度均较小,仅1~3 mm;术前和术后膀胱、阴道顶端前后方向移动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前后方向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前后,屏气用力可使盆腔器官发生向下、向后移动。术前膀胱向下、向后移动度为6~7 mm,术后向下、向后移动度为3~4 mm;术前阴道顶端向下、向后移动度约5 mm,术后向下、向后移动度约1 mm。膀胱和阴道顶端于术后移动度下降,直肠在术前和术后移动度无明显改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