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利贞:孔子之前儒学孕育期的演进历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海鹏[1,2]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全人教育办公室

出  处:《特区实践与理论》2020年第3期102-110,共9页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摘  要:文章以“元、亨、利、贞”四阶段梳理孔子之前儒学孕育期的演进历程,并辅以考古学佐证和古文明的比较,以阐明中华文化在源头已表现出来的特色。三皇时期是其诞生期,期间中华农耕文明雏形初现,为“元”;五帝时期是生长期,期间“尧舜之道”逐步凝成,为“亨”;夏、商、西周三代是其繁盛期,期间“文武之道”彰显,礼乐制度得以确立,为“利”;从东周春秋时期至孔子创立儒学,是其收获期,为“贞”;孔子之后则是“贞下起元”。在孔子之前,中华文明之道主要表现为历代圣王的仁德善行和礼乐治平之道,即“尧舜之道”和“文武之道”,集中体现于《周易》和《尚书》。此道经孔子之手提炼,要义载诸六经,凝聚于一个“仁”字,其本则根植于“孝悌忠信”之“行”,从而奠定了中华文化重人伦、尚仁义、崇践履的特色。

关 键 词:儒学 文化比较 

分 类 号:B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