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州外销丝绸上的康乃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芳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收藏家》2020年第6期51-58,共8页Collector

基  金:2017年度《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重点课题《广州十三行时期外销织绣品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GZZ06;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95,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明清时代,伴随世界地理大发现,东西航路开通,标志着世界性海洋贸易圈逐渐形成。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历两千年而不衰的贸易大港,尤其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颁布了"(洋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1)的上谕,欧美各国商人仅允许在广州口岸一地进行通商贸易,西方人称之为"一口通商政策"(theonlyportpolicy)。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的专门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商行,垄断着丝、瓷、茶大宗商品的商业贸易。屈大均《广州竹枝词》:"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就是对清代广州十三行时期外销丝织品贸易盛况的描述。

关 键 词:草原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十三行 西南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商业贸易 一口通商 屈大均 

分 类 号: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