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雨滢 陈静婷 曾献军[1] HUANG Yuying;CHEN Jingting;ZENG Xianjun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西南昌330006
出 处:《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年第7期1116-1116,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摘 要:患者女,60岁,体检发现右肾下极占位;追溯病史,近期劳累、久立后双侧腰部出血持续酸胀感,无放射痛,休息后可缓解。查体:腹部未触及包块,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右肾形态失常,下极见7.3 cm×4.0 cm外生性肿块(图1A),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呈等、低混杂密度,内见斑片状钙化,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B);考虑右肾癌可能性大。行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下极实质内约6 cm×4 cm×5 cm肿物,切面呈囊实性。术后病理:光镜下见瘤细胞排列呈片状、小梁状或菊形团状,细胞大小较一致,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分裂象<2个/10个高倍镜视野;间质玻璃样变性,散在钙盐沉积(图1C)。免疫组织化学:CKH(-)、CKL(+)、CD10(-)、E-cd部分(+)、Vim(+++)、CK7(-)、NSE(3+)、CD56(+)、S-100(+)、CgA(-)、Syn(+)、Ki-67(1%+)、MC(-)、CR(-)。病理诊断:右肾类癌。术后随访,每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术后第5年发现肝内多发占位,行肝部分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肾类癌转移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