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验与本土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旅大地区对工人工资制度的探索  被引量:1

Soviet Experience and Indigenous Practice:Workers' Salary System in Pre-PRC Regions of Lüshun and Dali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鹏 XU Peng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0207

出  处:《史林》2020年第3期154-167,222,共15页Historical Review

基  金: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制教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工资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1949—1966)”(项目编号:SQ2020—MY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旅大地区被接管后,即承担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管理工厂"试验场"的角色。在对旧工资制度的改革中,旅大地区逐渐废除了既有的粮食工资与多级工资,在公营企业中推行级差较大的七级工资制,并推广计件工资与超额累进奖励工资。但是,由于苏联式的工资制度尚未展现其制度优势,旅大公营企业的负责人与广大工人对于这一制度并不认可。基于认知异位,旅大地区对七级工资制的早期推广实践,实际上是向苏联妥协的一种无奈之举。随着苏营与中苏合营企业生产的恢复与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旅大公营企业方广泛学习与推广这一制度。通过工资制度的调整,旅大公营企业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正向激励,既推动了生产的大幅度增长,也保障了工人的生活。旅大地区对公营企业工资制度的调整取得了诸多经验,并通过各种形式向全国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旅大地区公营企业的工资改革,为20世纪50年代两次全国范围工资改革的推行与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确立提供了作为模范意义的旅大经验。The liberated Lüshun and Dalian adopted the Soviet experience and developed a seven-tier salary system,which was applied to the public-owned corporations. But in practice,the Soviet-inspired system did not work well. Soon the system was,innovatively and indigenously,adjusted. Consequently,workers’ salary and life were all improved. The Lüshun-Dalian practice was later promoted nationwide in the 1950 s.

关 键 词:七级工资制 旅大地区 工资改革 计件工资 超额累进奖励工资 

分 类 号:K27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