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越调“婉约派”的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蓉[1] 

机构地区:[1]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出  处:《中国戏剧》2020年第7期65-66,共2页Chinese Theatre

摘  要:越调是河南地区流传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之一,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调)代表性传承人、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毛爱莲被称为"越调的常青树",其唱腔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被称作越调的"婉约派"。毛爱莲创造的毛派艺术,其唱腔柔美圆润,曲调清醇宽厚,借助鼻腔共鸣以及"乱弹"手法丰富了板腔特征,细腻、多情的表演艺术风格,有种奇特的美感和独具的神韵。

关 键 词:越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 鼻腔共鸣 婉约派 唱腔艺术 审美意蕴 手法丰富 板腔 

分 类 号:J617.5[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