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明坤[1] 方一凡 黄文华[1] 张炳 白建喜 吴典明[1] LIU Mingkun;FANG Yifan;HUANG Wenhua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福州350001
出 处:《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200-203,共4页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科技创新启动基金(妇幼YCXM19-31)
摘 要:先天性肠闭锁是常见的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其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1]。肠闭锁的主要原因有肠管空泡化、肠管血供障碍、肠管炎症等,表现为一处或多处肠管发生闭锁,已成为新生儿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2]。手术是肠闭锁唯一的治疗方法,消化道结构畸形重建后尽快恢复肠道功能已成为现阶段治疗的主要目标[3]。外科手术虽能挽救大部分患儿生命,但部分患儿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甚至多次手术。笔者医院于2010年1月-2018年6月共收治肠闭锁患儿233例,出现术后相关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患儿17例,本研究拟就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