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角膜屈光度、翼状胬肉长度与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一期Phaco+IOL植入术后患者IOL度数计算误差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丹[1] 廖锐[1] 段娜[1] 邓水凤 张碧玉[1] 

机构地区:[1]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516000

出  处:《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年第15期95-9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基  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Y191)。

摘  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伴白内障患者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翼状胬肉长度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IOL度数计算误差的影响。方法97例翼状胬肉伴白内障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一期Phaco+IOL植入术。根据术后IOL度数计算误差分为A组(≤1.0 D,76例76眼)与B组(>1.0 D,21例21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角膜散光、翼状胬肉长度、最佳矫正视力,分析上述指标与IOL度数计算误差的相关性及预测效能。结果A组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43.91±1.45)D明显大于B组的(41.42±1.15)D,角膜散光(2.47±0.51)D小于B组的(2.79±0.66)D,翼状胬肉长度(2.99±0.77)mm明显短于B组的(4.05±0.7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IOL度数计算误差与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呈显著负相关性,与角膜散光、翼状胬肉长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422、0.264、0.413,P<0.05);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患者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翼状胬肉长度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大于参考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截断值分别为<43.04 D、>3.35 mm;术前角膜散光、最佳矫正视力AUC与参考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均角膜屈光度、翼状胬肉长度与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一期Phaco+IOL植入术后患者IOL度数计算误差关系密切,因此早期完善相关检查并及时调整术式,有利于防范术后远视等情况发生。

关 键 词:平均角膜屈光度 翼状胬肉 白内障 人工晶体度数 计算误差 

分 类 号:R779.6[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