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明[1] 丁艳亭[2] 于彩云 吕翠霞[1] LI MING;DING Yanting;YU Caiyun;LYU Cuixia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2]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出 处:《国医论坛》2020年第4期1-3,共3页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8-5)。
摘 要:宋本《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注言禁食五辛,禁食五辛的由来较少有医家进行探讨。本文通过梳理五辛之出处,发现五辛主要是指蒜、葱、韭菜、薤、胡荽、兴渠等辛辣及引发口腔异味的蔬菜。自晋代至唐中期,民间有春节食用五辛的习俗;佛教传入中国后,有禁食五辛的戒律。通过对比宋代以前的仲景著作,禁食五辛只见于宋本《伤寒论》。伤寒病本应当辛以散寒解表,葱、蒜亦见于伤寒之方,因此五辛之禁于医理不合。宋代佛教的平民化推动了社会习俗的改变,禁食五辛对文人士族产生较大影响。推测宋代儒臣在校订《伤寒论》时将佛家五辛之戒引入到中医学中;宋臣未能真实反映仲景著作的原貌。
分 类 号:R2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