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与IL-33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春明[1] 徐晓霞 徐爱香[3] 胡明[3] 高欣 杜欣娜[2] 包玉双[2] 杜淑华[2] 罗艳君[2] 

机构地区:[1]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4]齐齐哈尔中心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出  处:《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年第4期38-39,41,共3页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基  金: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编号:2018044。

摘  要:目的:研究白介素-33(IL-33)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发现IL-33与IBD患者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1~2019-1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组52例,克罗恩病(CD)组13例,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IL-33的表达水平.结果:UC组与CD组比较IL-3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组、CD组血清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前两组UC组更高(P<0.05);UC组轻度血清IL-33水平低于中度及重度水平(P<0.05),而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C组血清样本经ELISA、免疫组化法检测IL-33水平均高于CD组及对照组(P<0.05),但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C组肠黏膜组织样本经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IL-33水平均高于CD组及对照组(P<0.05),但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3在IBD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IL-33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分 类 号:R574[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