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春明[1] 徐晓霞 徐爱香[3] 胡明[3] 高欣 杜欣娜[2] 包玉双[2] 杜淑华[2] 罗艳君[2]
机构地区:[1]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4]齐齐哈尔中心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出 处:《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年第4期38-39,41,共3页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基 金: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编号:2018044。
摘 要:目的:研究白介素-33(IL-33)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发现IL-33与IBD患者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1~2019-1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组52例,克罗恩病(CD)组13例,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IL-33的表达水平.结果:UC组与CD组比较IL-3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组、CD组血清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前两组UC组更高(P<0.05);UC组轻度血清IL-33水平低于中度及重度水平(P<0.05),而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C组血清样本经ELISA、免疫组化法检测IL-33水平均高于CD组及对照组(P<0.05),但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UC组肠黏膜组织样本经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IL-33水平均高于CD组及对照组(P<0.05),但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3在IBD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9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