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申遗时期”地方非遗项目的高校传承路径思考——以青岛茂腔和面塑艺术的融合传播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南长全[1] 

机构地区:[1]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出  处:《美术教育研究》2020年第15期146-147,共2页Art Education Research

基  金: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YJ201911256)。

摘  要:"后申遗时期"地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审视多年来高校与非遗项目之间的互动,部分高校未充分发挥非遗项目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作为保护与传承非遗项目的重要场域,高校在非遗项目传承中不仅有其独特优势,而且是传承非遗项目文化价值的重要路径。该文结合高校与青岛茂腔、面塑艺术等地方非遗项目的创新性融合传承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总结高校持续性介入的传承经验,以期让高校在地方非遗项目的传承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 键 词:后申遗时期 地方非遗项目 高校 融合传播 

分 类 号:J528.4[艺术—艺术设计] J8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