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艺旺[1] 岳巍 谢远财[1] 牟志民[1] 惠刚[1] 陈保坤[1] 刘继先[1] 乌达[1]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24期48-50,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多原发肺癌(MPLC)的可行性。方法32例早期MP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同期组(19例)和分期组(13例)。同期组患者行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分期组患者行分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胸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数目、最大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影像学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手术时间(189±49)min短于分期组的(315±27)min,术中出血量(95±31)ml少于分期组的(158±2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术后首日疼痛评分(2.51±0.35)分高于分期组的(2.14±0.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82±0.76)d、术后拔除胸管时间(3.02±0.45)d及术后住院时间(7.20±1.75)d与分期组的(2.92±0.45)、(3.27±0.76)、(7.30±1.8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伤口感染、术后胸腔积液、术后漏气、心脏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密切随访,目前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迹象。随访中仅分期组中1例死亡,死因为心功能衰竭。结论采用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MPLC对于肺功能良好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患者手术选择方案之一。
关 键 词:早期多原发肺癌 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 可行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