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古汉语近指代词研究中所存分歧之新审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炜[1] 李璐[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62-173,共12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至民国末期汉语代词发展演变史研究”(项目编号:15BYY13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斯”是否为近指代词及其用于主格的问题;“是”究竟是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是”与“时”的关系以及“是”的句法功能问题;“伊”属于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此”和“是”异同研究中存在的分歧;等等。上古汉语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指示代词“然”的性质;“若”的性质及其句法功能上的争议以及“王若曰”中的“若”是否为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尔”的性质以及在先秦时期的出现频率问题;“否”是否有代词的用法;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新的审视。

关 键 词:上古汉语 近指代词 体词性 谓词性 分歧 新审视 

分 类 号:H109.2[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