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誉本质的后续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宝铎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  处:《财会学习》2020年第25期16-17,共2页Accounting Learning

摘  要:2018年起,我国众多上市公司商誉频繁"暴雷",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和投资者的信心。究其原因,主要是2013—2015年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并购热"的风潮。过于盲目的并购、乐观的估价以及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堆高了商誉的初始确认金额。而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商誉减值测试办法的规定,为上市公司操纵商誉减值提供了空间。从商誉的本质和后续处理方法的经济效果出发,在商誉后续计量中,应当重新引入系统摊销法,与减值测试法相结合,既能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又能有效抑制通过商誉减值实现盈余管理的行为。

关 键 词:商誉 减值测试法 摊销法 

分 类 号:F275[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