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合肥230032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年第7期837-83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伴子宫内膜及输卵管黏膜扩散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伴子宫内膜及双侧输卵管扩散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HPV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子宫颈外口见一隆起型肿块,肿块大小3.0 cm×2.5 cm×1.7 cm,向上累及宫颈管内口;子宫宫腔内未见明显肿块,子宫内膜菲薄且较光滑;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未见明显肿块。镜检:子宫颈中分化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浸润性病灶周围可见原位癌区域,癌组织浸润至子宫颈管壁周围纤维脂肪组织,并见脉管内癌栓形成及神经侵犯现象,肿瘤向下侵犯阴道壁上1/3;子宫内膜经全部取材制片,镜下见宫角处局灶子宫内膜表面黏膜上皮呈原位鳞状细胞癌改变,周围子宫内膜呈萎缩性改变,且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不相连续;双侧输卵管伞部黏膜上皮均见局灶原位鳞状细胞癌成分,周围输卵管黏膜上皮及间质均未见癌组织,未见脉管内癌栓。双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免疫表型:子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肿瘤p16均阳性,输卵管肿瘤WT-1阴性,肿瘤CK5/6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60%;HPV-DNA检测子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均显示HPV16型感染阳性。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伴子宫内膜及双侧输卵管扩散的相关病例较为罕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HPV感染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