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明珂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
出 处:《西部学刊》2020年第16期67-70,共4页Journal of Western
摘 要:在“法学+社工”视角下构建未成年犯罪人员重返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明确牵涉主体有其个人、其家庭、司法机关、学校、相关单位以及社会群众,既要保障其重返社会,也要保护社会其他群众利益;(二)未成年犯罪人在被改造期间达到认识错误和修正行为意向,弱化原生环境不良诱因,了解社会群众关切并重新建立信任关系;(三)对于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刑罚期间可通过假释、社区管制、与相关单位对接的方式,增加其接触真实社会环境的机会。在未成年人“再社会化”前,司法人员与社会工作人员可出示评估报告,保障其重返社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