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权壮 黄科安[1] Huang Quanzhuagn;Huang Ke'an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167-172,共6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18ZDA264);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散文批评场域的构建与研究”(AFS01860)。
摘 要:叙事散文文本的“真实”属于反映论范畴。从叙述学的角度来说,与虚构的叙事文本相比,真实的叙事文本其逻辑前提在于“叙述者”及其叙述行为是对“隐含作者”及其创作心理过程的真实反映,即“叙述真实”。以小说为参照,结合散文史与小说史及相关经典论述,分析可知,文学性叙事散文之“真实”分别体现在作为逻辑前提的“叙述真实”、作为文学本质的艺术真实以及叙述内容即题材上的写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