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顾恺之《洛神赋》到荆浩《匡庐图》看山水画的发展与辨伪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琛 

机构地区:[1]中国美术家协会 [2]蒋兆和艺术研究会 [3]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

出  处:《收藏与投资》2020年第3期34-37,共4页

摘  要:四五世纪时,山水画开始独立存在,艺术家开始把对人的兴趣转移到自然上;这种转移在11世纪以动人心魄的上水巨制宣告成功完成。观看存世最早的山水片段——东晋顾恺之《洛神赋》中的“自然”场景,和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的局部与全貌。从后代人的眼光来品评那个阶段的技术,确实只能用拙朴来形容。从隋展子虔《游春图》到唐·李思训的绢本《江帆楼阁图》,再到思训子李昭道的纸本《明皇幸蜀图》(有学者推测这些存世作品都有可能是十一世纪摹本,但我觉这已足以说明问题),可以看到绘画能力和技巧的明显进步。

关 键 词:东晋顾恺之 展子虔 《洛神赋》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李昭道 《游春图》 山水画 

分 类 号:J21[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