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式半音体系:中国形态与中国诠释  被引量:2

Modal Semi-tone System:Chinese Shape and Interpret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祖君[1] PAN Zujun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金华321004

出  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61-67,M0003,共8页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调式半音体系是巴托克1943年对匈牙利新音乐特征的一种描述,作为一种作曲技法理论,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和理论中既体现为特定的和声形态和调性思维,又体现为特定的乐音体系和音高组织,还是一种特定的现代音乐分析理论和方法。调式半音体系之所以在中国得到充分呈现和阐发,并有其中国形态和中国诠释,就在于中国传统音乐中本来就存在同宫或多宫系统的调式综合,甚至还呈现为由多宫系统自然调式音级组成的综合调式半音体系。故调式半音体系在中国不仅有其独特的形态,而且还能得到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诠释。Model semitone system has its equivalent in Chinese music,i.e.synthesized modes,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is system can be fully employed in Chinese music and interpreted in a Chinese way.

关 键 词:调式半音体系 和声形态 调性思维 音高结构 

分 类 号:J614.3[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