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高结构

作品数:72被引量:12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宝华徐维雅刘涓涓王进郭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黄河之声》《当代音乐》《音乐探索》《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诗《哈尼情歌》的创新性探索
《音乐天地》2024年第7期55-59,共5页李宇航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结构与空间交互的音高组织研究——中国十位作曲家钢琴作品为例》,项目号:2024XKT2380。
音诗《哈尼情歌》是作曲家张朝根据同名小提琴作品改编的一首钢琴作品.作曲家通过设计音高结构、增加和声多样性、控制等音的手法以及避免传统和弦结构,创造了多调性的音响效果.此外,在主题素材的构建中,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打破常规,利用...
关键词:和弦结构 五声音阶 多调性 音高结构 五声调式 音乐风格 音诗 音乐元素 
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从叶小纲《中国之诗》音高结构研究谈起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40-54,共15页童颖 
叶小纲在访谈节目中曾多次提出“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想通过在世界范围传播我的音乐作品,让人认识到中国音乐的新面貌”。早在2013年9月22日,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就举办过一场名为“中国故事”的叶小纲个人作品音乐会。事实上,叶小纲...
关键词:叶小纲 中国故事 《中国之诗》 中国五声性调式音高结构 
奥利维尔·纳森《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分析——兼论纳森作品中多风格技法的融合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李天然 
英国当代作曲家奥利维尔·纳森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同时具有序列技术、调式调性思维和浪漫主义式音响色彩的作品。在这部作品的音高组织中,纳森运用了序列技术生成前景中最基本的动机和旋律素材,运用以建立和巩固“调中心音”为主...
关键词:奥利维尔·纳森 音高结构 序列思维 调性思维 
变调式理论体系探赜——以周文中《变》(Pien)为例
《中国音乐》2024年第1期170-176,共7页孙珂 
变调式是周文中独创的一种新型调式,其结构和运用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创新性和包容性,在他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结构意义并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其创作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周文中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品《变》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以阐释作曲家如何运用...
关键词:《变》 变调式 音高结构 创新性 包容性 
昌英中弦乐四重奏《旋文》音高材料探究
《音乐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103-117,M0004,M0005,共17页吴瑶瑶 
弦乐四重奏《旋文》是我国著名藏族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昌英中教授创作的现代室内乐作品。该作品将嘉绒藏族音乐元素及其语调特征与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创造性的融合,从而使该作品的音乐风格独具一格。运用后调性理论中的音程级、...
关键词:《旋文》 昌英中 音高材料 音高结构 
韦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Op.6 no.5)之结构力探究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3年第11期37-40,共4页郭帅涛 
本文以韦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Op.6 no.5)为分析对象,拟从音高、音色、织体、节奏、音区、音城等音乐元素入手,来探究各元素在作品结构规程过程中所发挥的结构力作用及衍生出的多重结构现象。
关键词:音色旋律 音高结构 音色结构 结构元素 结构对位 
二十世纪和声概述
《黄河之声》2023年第20期102-105,共4页余根卿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为中心的作曲技法在西方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在此背景下,作曲家们打破以往所建立的和声规则,探索一种全新的音乐创作方式,在和弦结构方面,三度叠置已不再是唯一,四度叠置、二度叠置、复和弦等...
关键词:二十世纪和声 和弦结构 和声的音高结构 
赵季平《乡愁》的音乐创作评析
《戏剧之家》2023年第30期56-59,共4页马俊伊 
广州工商学院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岭南传统音乐文化收集、创编与教育传播基地”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L20211103;广州工商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大学电脑音乐制作类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C20211138。
《乡愁》是赵季平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丝路粤韵》中的第五乐章。《乡愁》是三部性曲式结构,是一个复三部曲式结构;主题动机选择了三首具有岭南音调特色的民歌。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恢弘的史诗价值。本文将结合其创作理念,...
关键词:《丝路粤韵》 《乡愁》 曲式结构 音高结构 配器布局 
亚纳切克《小交响曲》的音高结构探究
《黄河之声》2023年第14期84-87,共4页田媛媛 
莱奥斯·亚纳切克(LeosJanacek,1854—1928)是生活在世纪之交的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的探索与尝试,将传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融为一体。文章分别从他的管弦乐作品《小交响曲》中和弦材料的运...
关键词:亚纳切克 小交响曲 和弦材料 和声进行 
被湮没的“语言”:罗斯拉维茨《三首作品》的音列关系及音高结构
《北方音乐》2023年第1期41-56,共16页郭建光 
俄罗斯作曲家罗斯拉维茨,由于政治因素,其在音乐上所做的探索和成就鲜为人知。他的《三首作品》(1914)是其采用中心音列技术进行创作的早期作品,分别采用三组具有同宗关系的中心音列组织全曲音高。文章基于相关史料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
关键词: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Nikolai Andreevich Roslavets 1881-1944) 《三首作品》 中心音列 音高结构 移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