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仿生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探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云海 张清珠[2] 李默 任丽丽 孙霁宇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0025 [2]湖州师范学院,313000

出  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年第8期80-81,84,共3页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基  金:吉林大学2019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仿生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培养模式探索”(2019XYB130);“交叉复合型‘仿生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培养模式研究”(2019XYB132);“针对农业工程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2019XYB164);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理念下构建融入思政的机械课程群及教学案例库”(jg20190443)研究成果。

摘  要: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创新要求高、专业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新工科的发展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探讨在“仿生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培养中引PBL教学法可行性。这种教学模式使优质的教学资源与传统课程结合,结合讨论的内化环节,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 键 词:仿生科学与工程 新工科 PBL教学法 创新能力 

分 类 号:G642.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