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焕忠[1] Han Huanzhong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4期152-158,共7页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编号:19ZDA23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寒山子的诗在思想情感上具有佛道融合的意蕴。对于人生在世的生死、穷通、贫富、荣辱、寿夭、贤愚等际遇问题,庄子主张“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寒山子熟知《庄子》,对《庄子》的融会贯通,使其诗充满了随遇而安的基调。逍遥游既是庄子追求的境界,也是寒山子景慕的理想。但是寒山子既已由道入佛,那么他对逍遥的理解自然也就具有浓郁的随性逍遥的特点。无论是隐居在俗,还是出家为僧,寒山子都生活在贫穷之中,有时不免于陷入依靠借贷度日的困境之中。从佛教立场上说,人生世间,贪心最重。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寒山子的借贷行为,视为是菩萨随缘度脱众生悭贪之心的忍辱之行。寒山子将《庄子》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展现出随遇而安、随性逍遥、随缘利物的思想和情感取向,取得了重大成就,影响深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