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维持中恒速泵注瑞芬太尼1.0μg/(kg·min)调节丙泊酚用量实现4种控制性降压幅度的降压效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柴富 刘华[1] 吕东森[1] 王珊 康力[1] 刘焕结[1] 袁承城[1]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133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第26期2973-2976,共4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中青年择期手术静脉复合全麻中恒速泵注瑞芬太尼1.0μg/(kg·min)调节丙泊酚用量行4种控制性降压幅度的降压效果与丙泊酚用量的关系。方法年—年医院择期手术实施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的中青年患者80例,全麻维持中随机分为维持MAP比其基础MAP降低0~5%组、降低>5%~10%组、降低>10%~15%组降低>15%~20%组4组,20例一组。4组全麻诱导用药、方法相同。全麻维持均采用恒速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min)不变,丙泊酚起始输注量50μg/(kg·min),调整丙泊酚用量在15 min内把维持MAP降低到预设目标范围,持续到术毕前5 min停药,结束控制性降压。结果①在恒速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min)不变的状态下,当丙泊酚平均用量分别是每小时每公斤体重:3.30 mg/(kg·h)(A组)、3.49 mg/(kg·h)(B组)、6.21 mg/(kg·h)(C组)、8.33 mg/(kg·h)(D组)时,全麻维持中的MAP比其基础MAP降低分别是0~5%(A组)、>5%~10%(B组)、>10%~15%(C组)、>15%~20%(D组)。但当降压超过其基础MAP的10%以上后,部分患者出现降压封顶效应,C组出现降压封顶效应率为25%,D组出现降压封顶效应率为35%,其他2组未出现降压封顶效应病例。D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多于A、B、C组3组(P均<0.05)。4组降压达标的丙泊酚用量范围分别是1.45~4.55 mg/(kg·h)(A组)、1.91~5.48 mg/(kg·h)(B组)、2.95~9.53 mg/(kg·h)(C组)、3.37~9.89 mg/(kg·h)(D组)。C组、D组出现降压封顶效应的丙泊酚用量范围分别是5.0~9.0 mg/(kg·h)[平均用量6.80 mg/(kg·h)]、5.0~15.0 mg/(kg·h)[平均用量9.57 mg/(kg·h)]。降压幅度与丙泊酚用量呈正相关(r=0.972)。②D组睁眼时间显著长于A、B、C组3组(P均<0.05),降压幅度与睁眼时间呈正相关(r=0.998),丙泊酚用量与睁眼时间呈正相关(r=0.976);4组控制性降压过程中血糖低于基础血糖率均为100%;全麻清醒拔管呛咳、躁动发生率A、B组为零,C组25%,D组40%;全麻维持效果评级A、B组均为Ⅰ级,C�

关 键 词:全麻 4种控制性低血压幅度 丙泊酚用量 降压效果 

分 类 号:R[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