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分析、“横剖”与批评术语考辨——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方法论  

Meaning Analysis,“Cross Section”and Critical Terms:ZHU Ziqing’s Methodolog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波[1] WANG Bo

机构地区:[1]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  处:《汉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90-97,共8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生和演进研究(1920—1960)”(编号:16CZW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与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等撰写历时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不同,朱自清选择“横剖”的研究范式,把中国文学批评归纳为若干批评术语。受瑞恰慈的语义分析学说影响,他注重分析批评术语的意义,“像汉学家考辨经史子书”“一个字不放松”地考辨批评术语的源流与变迁,从中国诗论中找出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四个中心术语,准确抓住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朱自清的这种学术方法既源于和朋友们讨论批评派别、同时代批评史著作、普通文学史体例等因素,又与“还其本来面目”的研究初衷有关。

关 键 词:意义分析 瑞恰慈 批评术语 朱自清 中国文学批评 

分 类 号:I206.09[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