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豪(综述) 何朝晖(审校)[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重庆400016
出 处:《现代医药卫生》2020年第18期2923-2926,共4页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0927);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19jcyj-msxmX0239)。
摘 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一种极其凶险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患者病死率可达40%,且存活患者中约半数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脑缺血事件的发生正是其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aSAH后脑缺血的研究涉及脑血管痉挛、微血栓形成及神经炎症等多个方面,复杂、交错的病理机制使得其治疗方式的研究收效甚微。近年来,普通肝素因其广泛的生物效应而受到关注,有研究报道其能有效预防aSAH后脑缺血的发生,但机制尚不明确。该文从多种机制探讨肝素对aSAH后脑缺血的预防作用并归纳其临床应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分 类 号:R743.3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3.35[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