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福观念之流变——以儒、墨、道三家为视角  被引量:1

Evolution of the Notion of“Fu”in Pre-Qin Period—Perspectives from Confucianism,Mohist School and Tao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淼[1,2] LUO Miao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2]山东大学周易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管子学刊》2020年第3期73-79,共7页GuanZi Journal

摘  要:“福”观念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祈福,周代商而起后,依靠德性获“福”逐渐取代鬼神赐福,成为维系周朝价值信仰的一部分。随着周朝礼崩乐坏,“德福”社会再难以维系,诸子纷纷展开对周以来政治、信仰、道德等方面对“福”观念含义、价值效用的深入反思。在此之前,从儒家内部考察“德福”问题是对先秦“福”观念的主要视角,然而“福”作为先民遗留的价值遗产,实际上是由诸子所共同继承,诸子怀着深刻的时代忧患与对良善社会的理性追问,就原始“福”观念如何在新的时代诉求下发挥作用,进行深入而严肃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儒家德福观的考察仅仅是先秦“福”观念体系中一个维度的偏重化发展。

关 键 词: 德福一致 天鬼之福 福祸相倚 

分 类 号:B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