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淼[1,2] LUO Miao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2]山东大学周易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管子学刊》2020年第3期73-79,共7页GuanZi Journal
摘 要:“福”观念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祈福,周代商而起后,依靠德性获“福”逐渐取代鬼神赐福,成为维系周朝价值信仰的一部分。随着周朝礼崩乐坏,“德福”社会再难以维系,诸子纷纷展开对周以来政治、信仰、道德等方面对“福”观念含义、价值效用的深入反思。在此之前,从儒家内部考察“德福”问题是对先秦“福”观念的主要视角,然而“福”作为先民遗留的价值遗产,实际上是由诸子所共同继承,诸子怀着深刻的时代忧患与对良善社会的理性追问,就原始“福”观念如何在新的时代诉求下发挥作用,进行深入而严肃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儒家德福观的考察仅仅是先秦“福”观念体系中一个维度的偏重化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