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临床内科杂志》2020年第8期603-605,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摘 要:截至2020年3月,共4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中国获批肺癌适应证,同时多种国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正在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适应证。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医生的临床实践,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简称本指南)及时进行了更新,本文对本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关于影像与分期诊断,美国国家肺筛查试验[1]结果显示,与胸部X线片比较,经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的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肺癌相关病死率降低了20%,因此,对于高危人群推荐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不建议采用胸部X线片进行筛查。影像分期新增“颈部/锁骨上淋巴结B超或CT”作为Ⅰ级推荐,获取组织或细胞学技术新增“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作为Ⅱ级推荐。多项研究(KEYNOTE-024[2]、KEYNOTE-042[3]、IMpower-110[4])结果显示,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疗效呈正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的研究(KEYNOTE-189[5]、KEYNOTE-407[6])结果表明,PD-L1表达的检测会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将PD-L1的检测上调为Ⅰ级推荐。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应不同的PD-L1免疫组化平台和抗体,PD-L1阳性的定义存在差异,临床判读和研究数据的解读需谨慎。对于治疗的更新主要分为靶向治疗的更新和免疫治疗的更新,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