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青 ZHANG Qing
出 处:《普洱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84-85,共2页Journal of Pu'er University
摘 要:The Siege in Peking是丁韪良的一部重要著述,记录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北京东郊民巷使馆被围事件,是历史学家和评论家评价丁韪良"侵略者"和"谋士"身份的重要史料来源,而该书在国内尚无出版的译著,仅有的翻译片段,其准确性也待考察。如何准确地翻译该书成为摆在国内译者面前的难题。蔡新乐在研究历史文献的翻译时,提出要"追求文献翻译的历史性",并从对应、对接、对话三个方面对该主张进行阐释,以实现忠实的最高准则。基于此,以蔡新乐"追求文献翻译的历史性"为原则,对收录在The Siege in Peking中、译本较多的The Problem of Reconstruction三译本进行初探,以期进一步研究历史文献的翻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