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健一[1] Zhang Jianyi
出 处:《学术交流》2020年第7期103-111,共9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刑法机能视角下的故意概念与内容研究”(17YJC820067);“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警官学院青年博士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摘 要:数据燃料先天不足、知识生产及其范式排异、多维技术风险隐忧等因素构成了智能司法的现实障碍。允许人工智能涉入司法行为,关键在于算法可视、运作可控、越轨可诉。智能司法的定位应当是劳务性司法行为的主导者与智识性司法行为的辅助者。智能司法主导劳务性司法行为在提高司法效率的同时,既不依赖过往的司法数据,又不会招致"技术黑箱"等风险,更不会引发司法话语与技术话语的紧张关系。将智能司法定位为裁量性司法行为的辅助者,既坚守了司法的本质,又契合司法公正的内涵,还不会消解行为责任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