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河南板头曲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杰[1] 

机构地区:[1]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  处:《黄河之声》2020年第14期58-59,共2页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基  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南阳大调曲文化生态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ZDJH-280)。

摘  要:古筝是极具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弹拨类乐器,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法丰富多彩,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河南筝派曾被称为"中州古调",使用传统的十六弦筝,其作品取材主要来自河南板头曲,且吸收了南阳大调曲子和其它中原音乐艺术的特征,具有浓厚的南阳地方特色,且在演奏技法上也有独特之处,例如"大颤"、"小颤"、"劈托"等等。本文通过研究河南筝派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和演奏技法等艺术要素,为河南板头曲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探索其艺术价值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 键 词:板头曲 风格 演奏技巧 

分 类 号:J632.32-4[艺术—音乐]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