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平衡术——一种对于德育本质的卢梭式探讨及其启示  被引量:7

Moral Education as a Balance of Human Nature:A Rousseau Approach to the Essenc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君进 HU Junjin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9期87-92,共6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第6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19M650087)研究成果。

摘  要:如何有效处理人身上自然性和社会性相互冲突的问题,是一切道德教育都要面临的内在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卢梭将爱弥儿作为一个理想的道德教育样板,并试图培养出"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基于这一教育意图,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性平衡术,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身上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相互调和。然而,这种相互调和却吊诡地表现为一种人自身的反社会性和亲社会性的交叉,前者为道德教育奠定了自然性基础,后者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社会性依据。由此,道德教育在人性起点上是反社会性的,而朝向的终点却是亲社会性的,这可能是一切形式的道德教育都理应依循的人性发展路线。立足这样一种对于道德教育本质的卢梭式探讨,现代道德教育不仅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身上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而且也应该在行动中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来应对这一关系。

关 键 词:自然性 社会性 反社会性 亲社会性 人性平衡术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