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陈果 Zhang Chenguo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出 处:《交大法学》2020年第4期5-8,共4页SJTU Law Review
摘 要:晚近法解释学的基本预设之一,是法律科学在最佳状态下,应当拥有一个相对稳定、平和且自我生发的土壤——制度铺设与规范解释应基于法学理论与案例研究本身,而不应受制于政策导向、国际时政等似与法学无关的外部因素。不过,真空实验室内或者原始生态中发生的法律科学,至多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型。我们所处时代的法律制定、法律解释和法学研究,无不受制于特定社会环境、人文思潮与国际时政的影响。真诚的理论研究者,即使在学术旨趣上追求纯粹的知识性乐趣,也似乎不能罔顾——之所以是这个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在此时此地出现在特定话语空间,并有诸多推动力作用其上,是因为背后有多重机缘相互做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8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