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存在不是实在谓词”论题诠证  被引量:5

A Demonstration of Kant's Thesis“Being is not a Real Predicat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伟[1] Li Wei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20年第9期69-78,共10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康德批判哲学发生学研究”(19FZXB04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康德在批判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时提出了“存在不是实在谓词”论题。这一论题蕴含如下两个困难:(1)如果存在不是实在谓词,那么它是上帝的什么谓词?(2)如果存在不是上帝的实在谓词,那么什么才是上帝的实在谓词?在康德看来,在神学领域,至少有四类谓词:逻辑的、实在的、实存的和先验的。传统本体论证明的真正诡秘之处在于:把作为系词的“Sein”通过逻辑谓词这个无所不包的中介,混同于“万能的”等实在谓词,再以“Sein”这个语词形式为中介,把作为实存谓词的Sein即“实存”“偷运”进来,从而把“实存”像“万能的”等词那样,也分析地从“上帝”概念中推导出来。

关 键 词:存在论题 本体论证明 实在谓词 逻辑谓词 

分 类 号:B516.31[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