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房伟[1] Fang Wei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5期5-16,共12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江苏高校青蓝人才工程项目资助。
摘 要:当代文学史将高晓声当成反思文学、改革小说的重要代表,特别是"陈奂生系列小说",更是鲁迅之后"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文本。"他对国民性的探讨,对农民历史命运的思考,窥见他在创作思想上与鲁迅、赵树理的继承关系。"张钟、洪子诚、佘树森、赵祖谟、王景寿:《中国当代文学》,第27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表面上看,高晓声属于"思潮性作家",也很难超越思潮本身的限制。但是,这些年随着高晓声研究不断推进,如果在更广阔文学史时空考察高晓声,就会发现,他的创作既非典型反思小说,也非典型改革小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