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学

作品数:364被引量:32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樊星刘复生毕光明许子东韩蕊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乡村少女遭遇都市文明--论《哦,香雪》中的欲望书写兼及沈从文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6期82-91,共10页吴卓颖 刘泰然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图关系视域下的沈从文研究”(21BZW126)研究成果。
铁凝的《哦,香雪》从1982年创作到现在,因其敏锐把握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历史转型期的集体想象,并将其外化为一种近乎完美的表现形式,甫一出场就走上了经典化的道路。最初,读者和评论者从这个作品中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伤痕文学”“...
关键词:《哦 香雪》 都市文明 反思文学 性气质 欲望书写 伤痕文学 集体想象 铁凝 
1980年代文学主流与支流的辩证性互动
《南方文坛》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魏巍 黄英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ZDA27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半殖民体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22NDYB141;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CYS22252;西南大学2035先导计划项目“现代汉语诗学话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SWUPilotPlan;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创新团队项目“中外诗歌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SWU2009110
在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大多以“朦胧诗/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第三代诗”等线性发展与“主流”更迭的叙事线索对“新时期”文学加以整体把握。在以往的1980年代文学研究中——或以“新时期”文学加以替代——...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 反思文学 第三代诗 先锋文学 寻根文学 文学思潮 伤痕文学 文学史书写 
创新突破 笔耕不辍——王兆胜教授的学术研究路径及其反响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左安秋 
如果从1987年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王统照的戏剧观及其创作》算起,王兆胜教授业已在文学研究的园地里耕耘了35个春秋。35年来,王兆胜笔耕不辍,宛如辛勤的园丁,在繁忙的编审工作之余,出版学术著作19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始终...
关键词:反思文学 王统照 戏剧观 王兆胜 师范大学学报 学术论文 学术著作 学术研究 
新时期反思文学反映论的三种学理路径被引量:3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139-146,共8页赖锐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文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发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VSZ072]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对文学反映论的反思,始终伴随对“唯认识论”思维的清理:以认识论统摄文学,容易掩抑文学应有的审美、价值和人性维度,使之沦为摹写现实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初,学界针对文学反映论及其背后的认识论问题,主要采用了三种反思方法,...
关键词:新时期 学理 文学反映论 审美反映论 文学主体论 
反80年代的80年代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23年第6期20-38,47,共20页蔡翔 
80年代文学的写作场域中有一系列关于改革、启蒙和现代化的基本概念,也生产出了对上述基本概念的质疑和反思。通过对80年代文学史的重新梳理,可以发现80年代文学中由于形式创新上“向内转”而生发出的“自主性”,成为一个可以被各方征...
关键词: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现代派” 寻根文学 先锋文学 
论批评反思及反思精神的回归及重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56-65,共10页张利群 张逸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改革开放40年文学批评学术史研究”(18ZDA276)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强化凸显批评反思、批评反思性、批评反思精神,成为文学批评的批评性性质内涵、功能作用、价值意义构成及批评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及重要内容。反思内涵外延所含逆向思维、换位思考、反躬自省、反诘反问的思维方式及表现方式...
关键词:文学批评 批评反思 反思精神 反思文学 改革开放经验 
潮流之外的《随想录》——兼谈巴金与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
《阿来研究》2022年第2期224-230,共7页赵静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活景观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北京‘市民社会’书写研究”(20WXC01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文坛上掀起了寻根文学的浪潮,巴金特意于1986年7月写了《老化》一文谈此问题,明确表示出从“五四运动开始的思想行程”。①事实上,从1978年起至1986年终,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中国文坛历经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几...
关键词:《随想录》 寻根文学 反思文学 文化寻根 当代作家 伤痕文学 先锋性 巴金 
《美食家》到《燕食记》
《小说选刊》2022年第11期55-56,共2页孟繁华 
1983年,陆文夫的《美食家》南一发表,在文坛引起极大震动。小说超越了政治和时代主题,专事食文化的发掘并塑造了朱自冶这样的人物。小说在当时无论归于“反思文学”还是“寻根文学”“文化小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创...
关键词:反思文学 寻根文学 陆文夫 朱自冶 取材范围 《美食家》 食文化 文学的主体性 
从《美食家》到《燕食记》
《台港文学选刊》2022年第5期151-153,共3页孟繁华 
1983年,陆文夫的《美食家》甫一发表,在文坛引起极大震动。小说超越了政治和时代主题,专事食文化的发掘并塑造了朱自冶这样的人物。小说在当时无论归于“反思文学”还是“寻根文学”“文化小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创...
关键词:反思文学 朱自冶 寻根文学 陆文夫 取材范围 《美食家》 食文化 文学的主体性 
论新时期以来陕西文学批评的“以人为本”
《小说评论》2022年第5期192-197,共6页韩蕊 张慧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267)阶段性成果。
经过伤痕和反思文学的积累与准备,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凸显,陕西文学也紧随共名创作,开始尝试书写个体人细腻丰富的感官体验与精神世界。与之相呼应的,陕西文学批评为文学的“以人为本”而鼓与呼,批评家们明...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新时期以来 反思文学 陕西文学批评 灵与肉 个体精神 感官体验 人的主体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