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来生 Jia Laisheng
机构地区:[1]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天水师范学院甘肃道教文化研究所 [3]四川大学道教与科技交叉研究中心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3期81-86,共6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天水师范学院'青蓝'人才工程基金”;天水师范学院2019年思政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SZZ2019-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天水玉泉观是陇东南乃至西北地区的著名道观,由元代丘祖高徒梁志通于1276年创建,主轴线上的神灵信仰基本与宋德方及其门人构建的“三清、四帝、二后、五祖、七真”这一核心信仰体系一致,副轴线上还有药王洞、王母洞等民俗信仰神灵以及李杜祠、托公祠等官方神道设教的祠庙,充分体现了地域性、民俗性和三教合一的特点。而玉泉观被誉为国宝级的碑文就是元代所立的《崇道诏书碑》,特别是在其四面碑文中的《全真列祖赋》中宋德方为了扩大宣传增强影响力而极力强调全真道的道教正统地位,第一次将东华帝君王玄甫列入全真祖师谱系并断言全真祖师传承始自东华帝君,还构建了一个严密庞大层次分明而异于后世的全真道早期传承谱系。与此同时,天水境内茅峪河畔元中统三年(1262)创建的朝元观实为全真道向西传播进入甘肃创立的第一观。研究玉泉观宫观传承、神灵谱系和极具历史价值的元代《崇道诏书碑》,对于研究全真道早期历史及其向西传播进程,对于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和“一带一路”地域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