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珲 周成虎[1,2,3,4] 朱阿兴 陈旻[1,2,3,4] 全金玲 曹敏[1,2,3,4] 夏坤 游兰[1,2,3,4] 普业 刘鸿波 张黎[1,2,3,4] 温永宁 李宝林[1,2,3,4] 胡明远 姚永慧
机构地区:[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南京师范大学 [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0年第18期26-27,共2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基 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相互影响的模拟与评估”(2015CB954100)。
摘 要: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是21世纪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其影响已经超越了科学研究范畴,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个重大挑战.在该领域内研究水平的高低对国家政治决策、经济发展和外交事务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全球变化实际上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需要考虑如何与人类生存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过程中,人类的影响日益凸显.一方面,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速率影响着地球系统,在十到百年尺度的全球环境变化中,人类活动的影响与自然驱动力已近乎相当;另一方面,全球变化背景下,城市化、人口膨胀和资源过度利用等一系列人类社会活动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阻碍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对全球变化、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并需要将人类社会活动主动纳入到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统一框架下,梳理其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以求推动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紧密耦合,从而提升综合评估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反馈能力.这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亟需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认知、人类社会活动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升决策评估的综合性与有效性等关键科学问题方面,开展更准确、更科学的探索,从而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支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2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