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2]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山东青岛266071
出 处:《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112-115,共4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Q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Qingdao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基 金: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法哲学视野下的低碳发展法治研究”(项目编号:19CFXJ10);淄博市重大研发计划(校城融合发展类)项目“淄博市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公益诉讼机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9ZBXC280)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庭审实质化不仅是刑事审判领域的改革,也对民事审判产生了深远影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有别于普通民事诉讼,在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其证明标准和取证策略更具特点。检察机关应当适应庭审实质化的内在要求,在取证和起诉环节形成正确的司法认知,实现检察监督维护环境社会公益的初衷。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通过“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诉讼地位得以体现,相应地,作为原告一方的程序义务更加鲜明,其在取证过程中应当以庭审为导向,从“证伪”逻辑转变为“证明”逻辑,“庭审中心”的特征更加明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