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制善——莱辛对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扬弃  

To Condition Good through Doing Good:Lessing’s Critic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Contract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联营 CHEN Lianying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哲学研究中心 [2]河南大学哲学系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9-55,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左派的宗教转向与社会批判范式的内在转型研究”(18BZX031)。

摘  要:莱辛认为,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包含着三重困境,即契约的稳固性与政治生活之变动性之间的冲突、维系共同体内部团结的力量与分割诸共同体的力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共同体内在的分裂趋势。针对这三重困境,莱辛将人性的完善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状态。初级的人性完善状态即初级道德是就特定共同体而言的具体德性如爱国、诚信、公正、虔诚以及对习俗的遵从等,正是它们既维系着共同体的团结,又在共同体之间造成对立。终极道德即基于人的理性本质而成就的德性本身,它将所有人看作平等的人格,超越了所有有限的人类共同体。站在终极道德立场上的人们必须用终极道德的善去守护和制约初级道德中的诸善,而由于他们无法在任何共同体中显现,所以他们就构成了一个隐性的共同体。

关 键 词:社会契约论 初级道德 终极道德 隐形共同体 

分 类 号:B516.39[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