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环境保护》2020年第20期41-45,共5页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乡贤参与机制创新研究”(8BZZ110)。
摘 要:基于内源式发展理论和农村垃圾治理的现实,农村垃圾治理的内源性动力可以通过能力内生、公众参与、身份认同三要素相互作用的模型加以解释。本文以四川省丹棱县L村垃圾分类治理的成功实践为例证明了该解释框架的有效性,也证明了激发村庄内源性动力是实现农村垃圾长效治理的根本保证。从三要素的相互关系来看,村干部的管理能力是农村垃圾治理内源性动力的基础;村民有效的公共参与是农村垃圾治理过程的核心;村民强烈的社区身份认同是凝聚垃圾治理共识的精神力保障。
分 类 号:X799.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