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晓霞 Bai Xiaoxia
出 处:《丝绸之路》2020年第3期110-114,共5页The Silk Road
基 金:2020年度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评论家签约项目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八十年代以来,甘肃特有民族作家作品以积极的姿态跃入文坛,作品也初具西部文化特色,重点关注着民间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话题,也试图通过对族群文化的当代书写来完成文化寻根、历史建构、民俗再现。比如说东乡族作家汪玉良、马自祥、冯岩、钟翔等;裕固族作家铁穆尔、达隆东智、贺继新、杜曼•叶尔江、玛尔简、苏柯静想等;保安族作家马少青、马学武等。马自祥是东乡族的代表性作家,对东乡族独特文化资源熟悉且热爱,具有开拓者意味的东乡族小说作家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的创作带有了较强的文化自觉性,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创作心理和叙事特点:以强烈的使命感自我定位为本民族的“文化代言人”;受文学地理的先天影响,作品葆有健康美好的诗性气质;民间文化“母性”原叙事带来了作品的慈悲底色。应该说,马自祥的创作也从某一角度折射出了甘肃特有民族作家的创作心理及特点。
关 键 词:甘肃特有民族 文化代言人 诗性气质“母性”主题 马自祥小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